用调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
调节教学是河南省郑州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项目,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所采取的重要对策。目前,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实验模式和理论体系。
调节教学有十项要领
调节教学十项要领包括,一个中心,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,全面提高学生素质。两个根本,即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,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三个理论,即系统论;信息论;控制论。四个环节,即自学释疑;训练操作;反馈矫正;延伸迁移。五条标准,即教学目标明确具体;主体作用发挥充分;反馈矫正当堂完成;课外作业基本不留;教学效果达标过关。六条原则,即启迪思维的原则;激发兴趣的原则;尝试体验的原则;民主和谐的原则;激励成功的原则;效率效益的原则。七种意识,即人本意识;情感意识;合作意识;探究意识;参与意识;实践意识;创新意识。八种关系,即主导与主体的关系;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;教法与学法的关系;讲与练的关系;知识与能力的关系;教师与学生的关系;课内与课外的关系;文与道的关系。九种能力,即自学阅读能力;独立思考能力;理解表达能力;获取信息能力;动手实践能力;分析探究能力;综合概括能力;创新创造能力;解决问题能力。十条要求,即面向全体学生;全面提高素质;教会学生自学;发展学生个性;培养创新精神;优化训练操作;强化反馈矫正;合理分配时间;控制课外作业;更新教学手段。
调节教学促教育思想转变
调节教学非常重视基础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,并以理论的学习促进优秀教学经验的总结。调节教学要领中的“六条原则”、“八种关系”等,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基础教育理论,正确处理教学中的这些原则和关系,是实施调节教学的基本功,也只有投身教改实验,及时总结交流,才能理解掌握这些原则和关系。1999年,郑州市教委对调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总结,并要求全市以调节教学为研究主线,努力探索具有地域特色并且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,全市开展了大面积的教改教研活动。一些改革实验不仅带来了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,教育质量的提高,而且丰富了调节教学的内涵,完善了机制,为素质教育在课程结构的调整,教育体制上的变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以调节教学实现“减负增效”
调节教学是要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到每一节课上。
调节教学的“四个环节”相互依存,相互渗透,是课堂运作的基本模式。“自学释疑”是通过自学,让学生发现、提出和研究问题。“训练操作”让整个教学活动以训练为主线展开,要精讲,优化训练,讲为练服务,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途径。“反馈矫正”是调节教学的关键环节。反馈是核心,矫正是关键。在教学活动中,根据教材的重点、难点,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矫正,使教与学达到统一“延伸迁移”是调节教学的发展环节。“迁移”就是所学的知识在新的条件下灵活运用,“延伸迁移”的思想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。
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动力,是教学发展的指挥棒。调节教学一开始就以课堂教学为主体,教学质量评价为手段。“五条标准”既是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的五条要素,同时又是评价每一节课的五把尺子。